浅谈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发展
2013-05-12 17:25:49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历经几千年苍桑总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表现出永保青春的强大的生命力。面临浩如烟海的书法文化,群星璀璨的传统书法艺术宝库,如何科学衔接传承与创新、创新与流行之间的关系,这是书法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瓘《书断》记载:仓颉“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做“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像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又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像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宗,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像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提倡尊崇优秀传统,必须解决继承什么?如何继承?继承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首先必须继承先贤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这些是先贤书法艺术智慧的结晶。只求临写先贤的(传统唯美主义)或脱离传统“创新”的(流行主义),对发展书法艺术都是偏颇的、畸形的,是不可取的。先贤探索的书法艺术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是传统书法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优秀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又丰富传统。只有深刻认识书法艺术发展的规律,才切身感受到创新才是揭示中国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发展规律的精髓所在。
继承传统,在于推陈出新。创新更是渐进中继承,继承中的变革。如石鼓文是上承西周金文的精粹,下启秦代小篆的楷模,被后人誉为“书法第一法则”,至今仍引人入胜。大篆、小篆、隶书(如前)都有其传承与演变的轨迹,小篆都是中锋、藏锋用笔、线条挺劲圆匀,富于立体感,结构整齐对称,它把庄严凝重与舒展自如统一与于崇高肃穆的气度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折射了封建中央集权威严统一的特征,这是秦篆反映的时代精神。“隶书”是书法史上一个伟大的变革。汉朝“汉承秦制”“秦篆汉隶”,汉朝隶书发展逐渐定型,与此同时草、行、楷都逐渐从隶书中演变出来。民间习隶书的热情蔚成风气。定型后的隶书彻底消灭了汉字的象形形态,造成了汉字形体的巨大变化。汉隶脱胎于篆书又大异于篆书,是从笔画到结字方正平直化的新书体。汉隶创“蚕头”、“燕尾”笔法,用笔方、圆、藏、露诸法齐备。同时它又为未来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开拓出广阔的前景,为后来的草书、行书、楷书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也是创新基础上的继承。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本身就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观。